4月8日,記者從巴南區舉行的全市首個優化環評分類管理園區試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生態環境部優化環評分類管理試點首批園區,重慶國際生物城將在全國率先開展對生物醫藥領域10個類別建設項目免予環評的改革試點,通過簡化環評審批管理程序,優化企業環保服務環境,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試點方案重點選取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中,涉及生物醫藥領域的生物醫藥產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專業實驗室、研發(試驗)基地等3個大類,具體為生物藥品制品制造、化學藥品制劑制造、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等10個細分類別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開展免予環評審批試點。
位于重慶國際生物城的重慶仝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HepAssis2®生物人工肝產業化基地項目(以下簡稱仝干項目),是國內首個以醫療技術應用于臨床的生物人工肝項目。項目一期投資2億元,產能12000人次/年,投產后可大幅提高肝衰竭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經濟社會效益明顯。
“如果按照常規環評審批程序,仝干項目需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環境影響報告,經過公示、審查等眾多環節,一般需耗時3個月以上,且企業投入費用也較大。”重慶國際生物城公司副總經理于建軍介紹,試點方案實施后,市區兩級生態環境部門立即指導企業借助建設項目選線選址環境準入自助查詢App,精準核實項目準入符合性,第一時間完成試點申報材料填報工作。在試點方案印發的次日,仝干項目就搭上了政策“首班車”,成為全市首個受益于免予環評政策的建設項目。
來源:重慶日報
網絡招聘服務電話:
023-68780444
人力降本外包服務:
023-68780444